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文化
外交部回应李嘉诚集团出售海外港口,经济胁迫与国家利益的较量
敏晋
03-28
【文化】
10人已围观
摘要2025年3月,一则关于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集团出售海外港口的消息震惊了全球资本市场,这笔涉及43个海外港口、总价高达228亿美元的交易,不仅规模空前,更因其背后的地缘政治博弈而备受瞩目,外交部对此事件的多次回应,更是将这场商业交易提升到了国家安全和反霸权斗争的高度,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其对全球……
2025年3月,一则关于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集团出售海外港口的消息震惊了全球资本市场,这笔涉及43个海外港口、总价高达228亿美元的交易,不仅规模空前,更因其背后的地缘政治博弈而备受瞩目,外交部对此事件的多次回应,更是将这场商业交易提升到了国家安全和反霸权斗争的高度,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其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以及中国在此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事件背景
2025年3月4日,长江和记集团宣布,将旗下在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资产打包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这一交易涵盖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太平洋入口)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大西洋入口),这两个港口控制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通道,对中国尤为重要,因为中国21%的运河货运量依赖此航道。
长江和记集团自1997年起便掌控着巴拿马运河两端的这两座“黄金港口”,并在2021年续约至2047年,随着美国对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执念加深,以及特朗普政府多次宣称“运河是美国资产”,甚至暗示要动用军事力量“收回控制权”,长和集团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剧变,2025年2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访问巴拿马时,直接对巴拿马总统穆利诺表示“不希望看到中国影响力持续扩张”,一周后,巴拿马宣布不再续签“一带一路”协议,长和集团被迫将经营28年的港口拱手让给贝莱德。
交易影响
对全球贸易的影响
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堪称全球贸易的“心脏起搏器”,2024年,近1万艘货轮从这里通过,创造了34亿美元的净利润,平均每天盈利6700万元,这些港口不仅是连接亚洲、欧洲与美洲贸易的核心节点,更是全球海运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旦美国通过贝莱德集团控制这些港口,便可能通过加征通行费、限制中国船只优先通行权等手段,导致中国海运成本激增,绕道苏伊士运河的单程成本将增加120万美元,这对中国新能源、光伏等关键产业供应链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导致“选择性断流”,威胁中国的能源与产业链安全。
对地缘政治的影响
此次交易不仅涉及商业利益,更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通过控制全球港口和海运节点,编织了一张围堵中国的天罗地网,一旦美国掌握这些关键港口,便能在贸易战中瘫痪中国,使中国商品无法进入港口,资源无法运出,经济将遭受重创,美国还可能利用港口数据监控中国商船动向,甚至以“安全审查”为由封锁航道,进一步威胁中国的海运贸易和国家安全。
外交部回应
面对这一敏感事件,外交部多次在例行记者会上进行回应。
首次回应
2025年3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了有关长江和记集团出售巴拿马业务的报道,毛宁表示,具体情况需向主管部门询问,同时强调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这一回应不仅表明了中国的立场,也为后续的调查和谈判留下了空间。
再次回应
3月2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国外记者就长江和记集团出售海外港口一事再次提问,发言人郭嘉昆表示,有关具体的情况,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询问,并强调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的正当权益的相关行为,这一回应与首次回应如出一辙,再次表明了中国的坚定立场和对此类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香港特区政府的反应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3月18日也对此事件发表了看法,他表示,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反对国际经贸中的“胁迫手段”,并表示特区政府将依法处理,虽然李家超未直接提及是否动用《香港国安法》干预,但他重申了“法律框架内处理”的原则,这一表态不仅体现了香港特区政府的法治精神,也为中国政府后续的调查和谈判提供了法律支持。
社会舆论与专家观点
此次交易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舆论和专家讨论。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的批评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3月17日批评部分港商误信“商人无祖国”,以霍英东、任正非等为例,强调企业家应“与国家利益保持一致”,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也提醒了企业家在做出商业决策时,必须考虑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因素。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的呼吁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则呼吁,企业决策需考虑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并指出“涉及外交或国际形势的事务需多角度权衡”,这一呼吁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的高度重视,也为企业家提供了决策时的参考依据。
专家的深入分析
有专家指出,此次交易并非简单的商业行为,而是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一部分,美国正通过控制全球港口和海运节点,编织一张围堵中国的天罗地网,一旦美国掌握这些关键港口,便能在贸易战中瘫痪中国,使中国经济遭受重创,美国还可能利用港口数据监控中国商船动向,甚至以“安全审查”为由封锁航道,进一步威胁中国的海运贸易和国家安全。
应对策略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来维护国家利益和海运贸易安全。
强化现有“一带一路”港口节点
中国应进一步强化现有“一带一路”港口节点,如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和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通过加强这些港口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国可以巩固其在全球海运网络中的地位,减少对巴拿马运河等关键航道的依赖。
推动国际航运规则改革
中国应积极推动国际航运规则改革,防止美国滥用港口控制权,通过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航运规则,中国可以维护其在全球海运贸易中的合法权益。
加强关键航道的海外军事存在
为了保护中国海外资产安全,中国应加强在关键航道的海外军事存在,通过派遣军舰、飞机等军事力量进行巡航和护航,中国可以确保其在全球海运贸易中的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鼓励企业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与国际港口运营商的股权合作,通过与国际港口运营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中国可以共同应对美国等国家的经济胁迫和霸权行径,维护全球海运贸易的稳定和繁荣。
李嘉诚集团出售海外港口事件不仅是一场商业交易,更是一场涉及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的较量,面对美国的霸权行径和经济胁迫,中国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来维护国家利益和海运贸易安全,通过强化现有“一带一路”港口节点、推动国际航运规则改革、加强关键航道的海外军事存在以及鼓励企业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中国可以确保其在全球海运贸易中的领先地位和合法权益。
这一事件也提醒了企业家在做出商业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因素,只有与国家利益保持一致,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期待国际社会能够共同应对经济胁迫和霸权行径,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对话与合作,我们可以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感谢您对【奚诗视窗网】网站平台的认可,无特别说明,本站所有文章均归【奚诗视窗网】平台所有,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来源【奚诗视窗网】”。 https://www.tjdhgcc.com/post/22327.html
下一篇: 摄影入门宝典,如何挑选你的第一本摄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