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文化

大学生村医困境,救护车开不出卫生院

璞存
璞存 03-28 【文化】 23人已围观

摘要在广袤的中国农村,有一群特殊的医生,他们被称为“大学生村医”,他们怀揣着治病救人、施展所学的梦想,从城市走向乡村,成为农村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却让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困境,救护车开不出卫生院,便是这一困境的缩影,大学生村医的初心与挑战赵春,一个来自黑龙江某农村地区的年轻人,2014年报考了牡丹江……

在广袤的中国农村,有一群特殊的医生,他们被称为“大学生村医”,他们怀揣着治病救人、施展所学的梦想,从城市走向乡村,成为农村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却让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困境,救护车开不出卫生院,便是这一困境的缩影。

大学生村医的初心与挑战

赵春,一个来自黑龙江某农村地区的年轻人,2014年报考了牡丹江医学院(现牡丹江医科大学),成为了一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大学毕业后,他经历了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最终入职了黑龙江省某乡镇卫生院,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医”。

赵春的初心是美好的,他渴望用自己的医术为乡亲们带来健康,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去年夏天,在距离卫生院不远处的银行附近,一名有冠心病史的老人突发急性心梗,导致心脏骤停,围观的群众打电话向赵春求救,但作为当天唯一一名值班医生,赵春无法离开岗位,尽管卫生院有一辆捐赠的救护车,但因为没有司机和急救人员,这辆救护车从来没出过院门,赵春只能远程提供一些急救指导,但等家属把病人送到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

赵春的无奈,折射出了当下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困境:人手不够、设备缺乏、药品不足、医生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这些困境不仅消磨了医生的心气,也阻碍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升。

救护车背后的困境

救护车开不出卫生院,只是大学生村医困境的一个缩影,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村医疗资源的匮乏和分配不均。

人手不够是乡镇卫生院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工作环境艰苦,很多医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即使像赵春这样的定向医学生,在毕业后也面临着“用不上、留不住”的困境,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显示,在已经按照合同完成6年服务期的定向医学生中,仅有38.5%的人愿意继续留在基层。

大学生村医困境,救护车开不出卫生院

设备缺乏和药品不足也是制约农村医疗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很多乡镇卫生院只有基本的医疗设备,如心电、超声和检验设备,而像X线等影像学检查设备则严重缺乏,由于基层医院的用药限制,很多常用药品也无法在卫生院使用,这导致医生在面对患者时,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救护车作为紧急救援的重要工具,在农村地区却常常处于闲置状态,由于缺乏专业的急救人员和司机,很多救护车即使配备了也无法正常使用,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也延误了患者的救治时机。

薪酬待遇与职业发展空间的困扰

除了医疗资源和设备的匮乏,大学生村医还面临着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的困扰。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各地应妥善解决定向医学生的编制问题,并落实有关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待遇,在执行层面上,很多地区由于财政压力等原因,往往无法按时足额发放补助和工资,甚至有的地区还存在未按协议落实编制、将定向生“借调”至上级医院等“政府违约”情况。

这些待遇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村医的工作积极性,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很多定向医学生在毕业后选择违约离职,去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这不仅浪费了国家培养的人才资源,也加剧了农村医疗人才的短缺。

探索解决方案与未来展望

面对大学生村医的困境,我们需要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为农村医疗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应加大对农村医疗资源的投入力度,政府应增加对农村医疗机构的财政拨款,用于改善医疗设备、提高医生待遇和引进优秀人才,还可以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等方式,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应加强对大学生村医的培养和支持力度,除了提供必要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培训外,还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需求,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晋升通道,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应推动农村医疗体系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引入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农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还可以探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等机制,为贫困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

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农村医疗的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还可以通过媒体等渠道宣传大学生村医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增强社会对农村医疗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大学生村医是农村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乡亲们守护着健康,面对救护车开不出卫生院的困境,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农村医疗事业,为农村医疗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农村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icp沪ICP备2023024866号-8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